相关数据库
 
数据库首页
食用菌基础成分组成数据库
食用菌加工物性数据库
食用菌特征风味数据库
食用菌特征功能成分数据库
食用菌功能活性数据库
食用菌综合利用数据库
食用菌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数据库首页 >> 食用菌加工物性数据库 >> 正文
 
食用菌加工物性数据库
红菇

    野生红菇子实体成熟度六七成就可开采。合理采收对红菇商品价值关系较大。据西峡县调查,六成熟的未开伞红菇,市场收购价达600-850/斤,而完全成熟的400-650/斤,相差4倍。一般过成熟的开伞菇或已出现腐烂迹象的,内部绝大多数已虫蛀生蛆,失去商品价值,不要采收,宜留在林地作为繁衍种源,有利于翌年长菇。

    目前红菇产区群众多采用烘干,目前采用晒干制法大多被淘汰。由于红菇营养丰富,又是野生土生菌,且又发生在高温暑期,腐烂和虫蛀成为影响其商品价值的最大限制因子。日晒一般要2-3天,有相当多成熟度高的红菇,在晒制过程中内部已开始虫蛀。阴雨天采收的,第二天内部就开始生蛆,在产品收购中被淘汰。因此,红菇采收后要立即采用脱水烘干机械干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保质护色预处理技术

 当菌袋进入野外畦床排场后,在管理上应保持覆土的湿润,子实体发育阶段每天上午揭膜通风,并结合喷水1次,空间相对湿度保持90%为适。菇棚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掌握在23~28℃

贮藏特性

红菇是一种耐高温高湿的菌类 , 生长温度 以 2 8-3 0   ℃最佳 , 且不能用冰箱保藏

主要加工方法及产品

许多红菇的有效成分对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有很好的疗效,在被制成著名的中药“舒筋丸”。红菇中的一些种类还含有抗癌物质,是当今探索和发掘抗癌药物的重要物质材料。

加工处理的难点及对应技术

红菇人工栽培难度极高 ,具体表现在 :红菇孢子在人工条件下难以萌发   ,依存生态环境过于复杂 ,导致出菇受各种因子的调控 。目前组织分离法是红菇菌种的唯一获取方式 ,且须经过数次分离方可获得纯红菇菌种 。 完全人工栽培与半人工栽培是红菇子实体培植的两种途径   ,其中完全人工栽培是完全通过人工技术来营造红菇生长的适宜外部环境条件 ,并经过通过人工接种完成栽培 ,半人工栽培则是运用接种手段 ,将红菇菌种转接到红菇生长的适宜林地   ,从而实现仿生栽培



 

版权所有: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工研究室

管理平台